顯示具有 2/3 的單車環島 - 2/3 的台灣驚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3 的單車環島 - 2/3 的台灣驚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1/9 新竹-三重

騎乘日期: 20110612 (日)
開始踩踏: 10:00
結束踩踏: 15:37
踩踏里程: 76.24 km
踩踏時間: 3:52:04
難易程度: 易
車種: moulton tsr
行經路線: 新竹-三重

↓ 地圖軌跡 [新竹-湖口老街-三重](可拉動、縮放)
[點我秀地圖][關閉地圖]


倉促的開始


突然有了多餘的時間, 沒多想甚麼, 來去單車環島吧!沒有任何的規劃, 拿了本「自行車環島旅圖」, 將馬鞍袋塞滿了所有可能需要用到的物品, 我 ... 在這天, 開始了長途的單車旅行。

From 單車書籍

通常在規劃單車旅行時, 一定會將大致的行程列出:
day 1: 新竹-台北
day 2: 台北-宜蘭
......

正常來說也應該如此, 無奈我的旅行來得匆促, 我不想花時間在規劃行程上, 邊上路邊規劃行程, 在台灣, 只要能說中文, 還有到不了的地方嗎?更何況我還有地圖作為我的嚮導, 沒問題的啦!

出發了


第一天輕鬆點, 選了「自行車環島旅圖」提供的三條路線中的「台一線」, 這路線非常適合我今天的目的地 - 三重。六月天果然炎熱, 早上十點多出發, 正好搭上這波熱潮, 一路上炙熱的氣息一直環繞四周, 不管吹了多久的風, 喝了多少的水, 熱浪似乎都沒有衰退的跡象, 衰退的只有我的體力。

台一線果然平淡無奇, 很普通的一條公路, 到楊梅這段, 我騎過幾次, 算是熟悉, 一路有點上坡, 但對於剛出發的我來說, 算是容易。往新豐的路上, 有點小坡度, 不難, 輕鬆的突破, 過了新豐火車站, 我慢慢地往湖口邁進了。

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的路標就這麼的出現在眼前, 台一線某個路口右轉就可進入「湖口老街」。我花了幾秒猶豫著, 到底該不該轉進去呢?由於出發的時間太晚了, 怕會耽誤到往後的時間。思量一陣子後, 我還是右轉進去了, 原本想說, 拍個照, 就趕快繞出來吧!

湖口老街已經聽說過好一陣子了, 但似乎都沒甚麼行動力, 催促自己往這裡移動, 趁著這次的旅行, 剛好有機會來到, 就來看看這到底是甚麼樣的老街呢?

一切入老街, 哇!我馬上被老舊的紅磚建築物所吸引, 這太棒了, 是我喜愛的紅磚瓦建築。老街不算狹窄, 勉強有兩個車道寬可供雙向流動。圓弧形的拱門建築, 我彷彿找到寶物似的, 滿心歡喜的在老街上逛了起來, 我慢慢地牽著單車, 享受在懷舊的氣氛中, 進入時光隧道, 找尋著古老的味道。

寄件者 20110612 新竹-三重

越來越多的高樓, 類似的水泥叢林, 以前磚瓦的紅色建築已經慢慢地消失, 想要欣賞著古人的建築之美, 非得到尚未城市化的鄉間, 或是刻意被保留起來的老街, 就算是從來沒見過早期建築的旅人, 也會被這樣的建築所吸引。

我遺棄了之前的想法, 不僅僅拍拍照, 還打算在這裡用餐, 欣賞這充滿了懷舊氣息的老街。一路上販賣餐飲的店家不少, 但那不適合我孤單一人, 而且在這麼煩躁的氣候下, 食慾不佳, 找些簡單的小吃填飽肚子即可。我四處張望, 希望可以找到特別容易下肚的小吃。突然, 我看到了「碗櫃」, 和一般的「碗櫃」不同, 有甜、鹹兩種口味。鹹的口味看來也和一般的「碗櫃」有所差異, 就這樣白白淨淨的躺在碗裡, 如同過年時吃的蘿蔔糕, 沒有甚麼其他的配料, 搭著蘿蔔乾加點醬油, 就這樣開始吃了起來。

其實我想要吃甜的, 只是中餐還是習慣吃點鹹的, 不過在吃過鹹的口味之後, 肚子還有空間, 再來一碗甜的好了。一分 20 元, 兩碗「碗櫃」只花了 40 元, 便宜。



鹹的口感吃來清爽, 在燥熱的環境中, 還是令人容易下肚, 沒多久整個碗就空了。甜的口感吃來類似「九層糕」, 令我愛不釋手, 不黏膩、甜度適中, 非常好入口, 下次有機會再來, 我一定還要再來享用邱媽媽的「碗櫃」。



三重


離開「湖口老街」之後, 延著台一線繼續往台北的方向騎去。氣候依然炎熱, 踩著踏板的無力感似乎越來越重, 我忙著調整變速器, 企圖使用更輕的齒比, 以便減輕這樣的無力感。



曾經延著台一線騎過楊梅-新竹這一段, 一路的緩坡我並不陌生, 要不是因為要到三重, 我應該不會選擇台一線, 這條路線算是熟悉, 沒有陌生道路的新鮮感, 作為單車旅行的開始, 好像有點可惜。一路上人類城市的氣息很重, 沒甚麼山林野景, 往來的人車也不少, 在這樣的道路上踩踏, 少了自然的野性氣息, 多了人類科技的呈現。

到桃園時, 不見台一線的指標, 我胡亂地轉進其他道路, 越騎越覺得不對勁, 還是詢問當地居民好了, 親切的大姐告知我正確的道路, 照著大姐指示的路線後, 我回到台一線了, 心中嚇了一跳, 台一線這麼好找的道路我也會迷路阿!真是個迷路達人。



四年的單車活動中, 我從來沒有以單車完成桃園-台北這段路程, 新竹-台北這段路程對單車騎士來說並不困難, 但在我的單車路線裡頭, 卻從來沒有完成過這一段, 是我單車環島路線中缺乏的一塊拼圖, 東半部我甚至還完成了較多的路線, 反倒是生活的西半部, 還缺了好幾塊, 捨近求遠嗎?也許是生活在西半部, 隨時都可以完成, 困難度不若東半部, 才會有這樣的現象。



從這裡開始慢慢的感到陌生, 旅行的新鮮感漸漸浮現, 到處都是不認識的道路, 不熟悉的建築景象, 這才有旅行的感覺嘛!老是機械式地踩著踏板, 那就太無趣了, 我又不是自行車運動選手。

看著路牌的指示, 我從台一切到台一甲, 往三重的方向騎去。到三重時, 明亮的天空出現詭異的氣氛, 藍天白雲竟然和烏雲籠罩的現象同時出現, 越往台北的方向, 就越來接近滿天的烏雲。我和自然現象開始競賽, 是我先抵達今天的終點, 還是先下起大雨來呢?我並沒有因此加速踩踏, 我早已經準備好, 就算遇到下雨, 也不會有問題的。

已經進到三重了, 聯絡友人之後, 騎上了一座大型的高架橋, 延著橋上的指示, 下橋時, 再往重新路二段前進, 看見了熱鬧的市場, 和我預計的差不多, 在 16:00 抵達目的地, 在街頭一角等待, 沒多久, 便隨著 T 君轉進細長蜿蜒的巷弄, 結束我今天這一回合。

今天的住宿點


感謝朋友今天的收留, 包吃包住, 讓我省了一天的住宿費用。



< - 2/9 福隆-蘇澳 >

2/9 三重-平溪-福隆

騎乘日期: 20110613 (一)
開始踩踏: 10:20
結束踩踏: 18:xx
踩踏里程: 71.80 km
踩踏時間: 4:18:03
難易程度:
車種: moulton tsr
行經路線: 三重-福隆

↓ 地圖軌跡 [三重-平溪-福隆](可拉動、縮放)
[點我秀地圖][關閉地圖]


好沈重的身體


是昨天太安逸了嗎?今天一覺醒來似乎感覺到 2G 的重力加諸在身上, 沉甸甸的身體, 一點都不想動, 帶著如此沈重的身體還能繼續踩踏嗎?

T 君招待了早餐, 用完餐後, 已經不算早, 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要結束單車之旅回新竹算了。第二天就放棄, 這也太遜了!事情總是會有解決的方法。原訂到三重-平溪-福隆-蘇澳的路線, 在我思量下, 重新調整為三重-平溪-福隆, 這樣應該可以在今天完成吧!

10:20 向 T 君告別, 我扛著 moulton 下樓, 往我的單車旅行邁進, 胡亂地繞著三重迷宮般的巷弄, 終於騎往忠孝橋的方向, 向著台北踩去。

寄件者 20110613 三重-平溪-福隆

根據 T 君告知的路線, 先往景美/新店的方向騎, 再轉進木柵, 這樣可以避開坡度不小的山路, 之前曾經騎過往木柵的小山路, 風景雖然優美, 但被群山環繞的山路, 我 ... 還沒準備好要攻克這段, 還是安穩地在平地上騎乘就好。

單車上的兩瓶水壺已快見底, 我連忙找著便利商店, 補充需要的飲水。在前往羅斯福路時, 正好瞧見南昌路派出所, 老天爺待我不薄, 馬上進門要求裝水, 自從我騎單車以來, 還沒遇到過在派出所裝水失敗的例子, 這下正好, 省了兩灌瓶裝水的用費。解決飲水問題後, 可以毫無顧忌地前往景美了。

在景美捷運站迷失了方向, 小問題, 出門在外總是會有迷路的時候, 問了路人之後, 順利的往木柵的方向騎去, 到了「深坑老街」... 嗯!果然沒有假日般令人畏懼的人潮, 我直接將單車騎進老街, 經過一些店家的店面之後, 又見到了懷舊的古老建築。

寄件者 20110613 三重-平溪-福隆

紅磚拱門、木造的前門, 古意盎然的民宅就浮現眼前, 比起昨天的「湖口老街」雖然短了些, 但那股懷舊氛圍依舊不減, 我牽著鐵馬, 環顧四周, 除了仔細觀看這些老房子, 也在尋找中餐的食物。

「深坑」以豆腐料理聞名, 所以路上大多是和豆腐相關的料理, 烤豆腐、臭豆腐 ... 不過似乎找不到令我想吃的豆腐料理。就這樣, 我甚麼都沒吃就出了老街了。「到後頭看看有甚麼吃的吧!」我這樣告訴自己, 一路往平溪的方向去了。



有你真好, 我來到 7-11, 挑了涼麵、水果當成午餐。這間 7-11 很奇特, 中間被公寓的樓梯分成兩部份, 從外面看來像是被分成兩部份, 但其實是連在一塊的。

外頭的溫度延續昨天的熱度, 我彷彿在蒸籠裡似的, 身上冒出毫不間斷的熱氣, 涼麵和冷氣終於把我的體溫降了下來。回到正常的體溫, 可以再度上路了, 延著 106 縣道, 慢慢從平緩的道路換成上坡路段。

從台北到宜蘭有好幾條道路:
  1. 北宜公路
  2. 桶後越嶺
  3. 台二線的北海岸公路
  4. 平溪、十分接到福隆走台二線
  5. 雪隧
除了雪隧單車不能騎上去之外, 其他的路線我大部份都騎過部份路段, 這次選擇平溪、十分接到福隆這條路徑, 除了不用騎太陡的山路, 也不用像台二線跑太長的距離, 在坡度、長度上, 算是中庸的一條路線。重點是: 我還沒騎過平溪、十分這段。

陣雨+打雷


隨著上坡消耗掉更多的水, 我停留在「中民派出所」補給水分, 在補給完飲用水之後, 值班員警提醒我: 「看來快要下雨了。」我抬頭瞧瞧,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 從晴朗日照的畫面, 改變成陰霾朦朧的天際。「看來有可能會遇到下雨。」心裡頭有了準備, 就算真的遇到, 也有方法來面對。

13:33 我在前往平溪的公車站牌姑娘廟上稍作停留, 滴答、滴答 ... 聲慢慢的傳來。「終於開始了嗎?比我想的還要來得快阿!」

寄件者 20110613 三重-平溪-福隆

我慢條斯理地重新整理行李, 拿出 gore-tex 防護衣, 慢慢地套上。「真是討厭!」穿著厚重的衣服踩踏, 實在令人掃興。將所有的行李確認都以塑膠袋打包後, 我重新踩上踏板, 往平溪的方向騎去。

一開始雨勢不大, 看來只是一般的午後雷陣雨, 我也沒放在心上, 這種小雨在我的單車生活中, 不知道遇上多少次了。而且我也不像魏華萱小姐的單車環島, 選在颱風天進行。「應該沒多久就會停了。」我樂觀的想像著。雨勢在我來到「平溪國民中學」時已經近乎停止。「和我想的差不多嘛!」我為我的準確預測驕傲著, 完全不知道接下來馬上就發生的大豪雨。

過了「平溪國民中學」, 雨勢又開始了, 和前次不同, 雨似乎越下越大。大雨如子彈般叮叮咚咚地打在我的身上。gore-tex 衣褲馬上就被大雨給淋濕, 這是我第一次懷疑 gore-tex 的能力。「gore-tex 擋的住這樣的豪大雨嗎?我是不是該使用一般的雨衣呢?」

一開始我還頑固地在 106 線道上踩著踏板, 除了這陣大雨, 在外加一點閃電的打雷聲之外, 其實沒甚麼可怕的, 但是這樣的處境一直持續著, 看來好像沒完沒了, 我還是妥協了, 找了公車站牌停下車躲雨。順便看看公車站牌, 我現在處在「九華山」, 後面還有長長的公車路線, 看來好像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騎。

當兵時在油庫看到的閃電離我咫尺, 當時都安全度過了, 現在雖在山上, 但好歹沒看到甚麼閃電, 打雷的轟轟聲倒是挺嚇人, 我這陣子運氣不好, 會不會這麼倒楣, 出來騎個單車, 還被雷公劈到, 而且我的單車還是鋼管的耶!

倾盆大雨看來沒有和緩的樣子, 我休息得夠久了, 得再度上路了, 時間真的已經很晚了。

106 線道之前我只騎到菁桐火車站這段, 這次我特地選了這條路線, 補完所有的景點。若是時間允許的話, 打算前往十分瀑布, 看看傳說中的瀑布美景。

來往的車輛很少, 今天並非例假日, 我得以躲避繁雜的車輛與遊客, 甚至也沒甚麼重機, 要不是這陣大雨, 沿著山壁蜿蜒曲折的山路踩踏, 可是令人心曠神怡, 兩旁山谷中自然的田園美景盡收眼底。

土除在這樣的雨天是很有用的, 輪胎捲起的雨水/泥沙就這樣打在我的身上, 腹部、小腿附近沾上薄薄的一層泥沙, 要是有裝土除, 就不會有這樣的情形。除了我的身體外, 輪胎捲起的雨水也讓我的 moulton 沾滿了大量的泥沙, 然而如注般的雨水沒多久又沖刷掉這些泥沙, moulton 就這樣在骯髒/清潔的過程中不斷的循環, 我也懶得想後續保養的問題了, 車 ... 就是拿來騎的嘛!雨勢似乎開始減緩了, 我也來到十分附近, 問了路邊販賣蔬果的阿姨們, 我來到十分了。

十分有兩個地方我想去看看, 十分車站以及十分瀑布。我從「靜安吊橋」穿越, 騎過一段碎石子的路面, 進入狹窄的紅磚小門, 抵達了十分老街以及十分火車站



一進入老街就見到許多的遊客, 從口音聽來, 應該是香港來的朋友, 我還在想, 這時間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遊客。這時候雨已經近乎停了, 我終於可以把那可笑的安全帽和浴帽拿了下來。「呼!」整個頭部清爽多了!

老街上不少販賣著紀念品的商店, 不少遊客駐留在這些店裡, 找尋屬於自己的紀念品。我則是購買了張明信片, 蓋上紀念章, 見證我單車旅行的開始, 往後的旅行上, 還會蓋上其他地方的紀念章吧!

只有五分的十分瀑布


十分老街和十分火車站連在一起, 老街不算短, 我從「靜安吊橋」的方向過來, 不過走到老街後段, 我才知道我是切近路過來, 其實得繞後面的公路, 從另外一頭進來。

我牽著單車, 慢慢地徒步在老街上, 看著旅人們, 有的忙著拍照, 有的忙著點天燈, 在天燈上寫滿了祝福的話與, 隨著天燈的飛逝, 將幸福帶給他們的親朋好友。與我一人的孤單身影, 寂寞的感覺竟然浮現在我腦中, 一人的旅行, 果然還是帶著濃濃的孤獨感。可能是在這裡遇見大量的人潮, 看著這些遊客們, 竟然興起了孤獨的感覺, 在路上忙著騎單車, 似乎比較沒空思考, 滿腦子只有踩踏板, 看著里程數, 還有多久的時間才會到目的地。

回程到吊橋時, 遇到當地居民在釣魚, 釣魚線就這麼從橋上高處拋到橋下的水面。「還有這種釣法阿!真是開了眼界。」沒多久雨又開始落了下來。

繼續騎著單車, 接下來我要前往十分瀑布, 前方出現叉路, 往右邊是我今天旅程的方向, 通往福隆, 但我現在要往左邊, 去看看旅遊書上推薦的景點 - 十分瀑布。

雨勢又大了起來, 許多遊客撐著雨傘和我一樣搞不清楚十分瀑布到底在那裡, 從十分火車站走來, 這段路程不算近, 我藉由單車的便利性, 快速的抵達十分的旅遊中心。除了詢問十分瀑布的位置, 也剛好可在這裡躲雨。

好心的服務小姐見我全身淋濕的狼狽樣, 送我一件輕便型雨衣, 阿!這誤會大了, 雖然外觀看來我淋的像是落湯雞, 不過我身體皮膚都是乾的, gore-tex 還是有其功用的。我全身的 gore-tex 裝備不知道能買幾百件這樣的輕便型雨衣, 但比起 gore-tex 裝備, 這件輕便型雨衣的價值遠遠地超過它們。謝謝你們, 讓我孤獨的心溫暖了起來。在服務台安置好單車後, 我隨著服務小姐指示的路徑步行到十分瀑布, 大概需要 10 ~ 15 分鐘, 而且需要收取門票。

沿著步道, 首先通過一座吊橋, 右手邊出現了一片寬廣的河面, 這條河應屬於基隆河某支流, 我快步前進, 畢竟現在時間不早了, 除了大雨, 我還得和時間賽跑, 夜騎在山路上, 這可不是好玩的事情。左轉後再右轉, 再度看見另一座吊橋 - 觀瀑吊橋, 這裡橋怎麼那麼多阿!隔壁平行處就是一般的鐵軌, 鐵道旁可見警告標誌, 千萬別在鐵軌上行走, 想必這是平溪線火車會行使的路段部份。

整個步道不算難走, 有些崎嶇的地方小心點即可, 沒多久便可見到山水遊樂園入口, 門票一張 80 元。

十分瀑布雖為公共資產,唯必須經過私人產業土地才能觀賞。目前該國土由
十分大瀑布育樂股份有限公司長期竊佔、蓋違建、未取得觀光遊樂業執照
即非法營業收取門票,卻因年久而無任何負責的公務人員受罰。
入門門票新台幣180元。未來將免費開放參觀,並變更風景區為縣定公園用地。
但後來縣府決定讓業者就地合法,仍須收費參觀,門票降至全票80元、
半票50元,70歲以上老人及身高110公分以下兒童、十分寮地區居民免費。
re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5%88%86%E7%80%91%E5%B8%83

一入園內, 往前走十來公尺, 便可見得十分瀑布, 白色浪花延著石壁落下, 雖然壯觀, 但總覺得少了些甚麼? 嗯!沒錯, 太短了, 身為男人, 最怕聽見太短太軟, 瀑布也是, 正當我延著落下的水花仔細打量, 「甚麼! 沒有了嗎?」這樣的高度實在令人看不過癮, 才正要讚嘆整個磅礡的氣勢, 就突然沒了。這不是十分瀑布, 這是五分瀑布



園內還有些許的小地方可供瀏覽, 80 元可不便宜, 至少全部走一遭再離開吧!在裡頭閒晃的同時, 遇到也是一人旅行的小姐, 和我的交通工具不同, 她是搭乘火車而來, 真是難得遇到也是一人的遊客。還告知我觀賞瀑布的另一頭小路, 從那裡望去, 整個瀑布盡收眼底, 角度也比較正面。



差不多了, 趕緊離開這個園區, 該是要回去趕路了。快步地回到旅遊中心, 匆忙的把水壺裝滿水, 我整理了一下行李, 將單車牽出來, 謝謝各位服務小姐的幫忙, 趕緊踩著單車, 回頭往十分車站, 在分岔路口左轉, 接到台二丙。

熱茶與餅乾


這時候已經沒甚麼雨勢, 雨後的環境, 騎起車來格外的涼快, 輕快地踩著踏板, 聽著輪胎的摩擦聲, 我加緊速度, 目前還在山上, 尚未回到平地, 這可不行。已經過了下午四點, 離今天的目的地福隆不知道還有多遠, 目前還沒到下坡路段。「今天不會要夜騎了吧?」

寄件者 20110613 三重-平溪-福隆

台二線是延著海岸的平緩公路, 台二丙就不是了, 好不容易撐到下坡, 以為接下來會一路平順, 那知道上上下下的路面接踵而來, 起起伏伏的地形, 硬是讓我費了不少腳力, 再加上雨又下大了, 大雨滂沱而來, 面臨不少的上下坡, 又要注意下雨造成的濕滑, 這路騎起來可真費勁。

好不容易轉進貢寮, 稀稀疏疏的民宅從四面八方浮現出來, 我見到兩位阿姨在彼此閒聊, 問了一下可否讓我蔽個雨,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 便扛車躲在屋簷下。

好心的阿姨看我一人獨自在雨中騎車, 拿出熱茶餅乾讓我暖暖身子, 還告知附近有個民宿, 可以在那裡住宿, 真的很感謝這個情報, 在這樣的大雨中, 我其實也不想再騎了, 想先洗個熱騰騰的熱水澡。

感謝阿姨的熱茶, 除了溫暖了我的身子, 也溫暖了我孤獨的心, 我又重拾信心, 往下而騎。沒多久就見到阿姨提到的民宿,不過阿姨介紹的民宿我看了又看, 還是不確定能否住宿, 看起來真的不像讓人住宿的店家。最後還是往福隆騎去。

六月天騎車除了要面對炎熱的溫度, 尚有個額外的好處, 天很晚才會變黑, 就算是在這樣陰霾的雨天裡, 天色也還沒完全暗下來, 已經過了下午六點, 但天色看來還算明亮, 騎起車來不算辛苦, 讓我抱怨的是這場暴雨。

好在沒多久就接往台二線, 我振奮大聲喊道: 「終於讓我騎到了!」看到熟悉的「福容大飯店」, 熟悉歸熟悉, 這裡要價 2000 元以上的住宿費用, 實在超乎我的預算, 就算是在這樣的雨中, 還是不想住入, 前往附近的街道, 找尋較便宜的旅館, 今天就騎到這裡吧!

今天的住宿點

早餐: 無
晚餐: 無
單車: 牽到房間安置
房價: 800

今天住在「大東旅館」, 在福隆火車站附近, 就位於台二線上, 和附近海都旅社都是同個老闆。



今天的房間要價 800, 房間內附有衛浴設備, 另有脫水設備可供使用。單車最後我還是放進房間裡, 畢竟這樣還是睡的比較安穩。

整理好全身濕透的衣服並洗好澡, 我走到福隆火車站買了55 元的福隆便當。上次的北橫行沒吃到福隆便當, 這次特地買來吃吃看。簡單的飯盒裡有著滷蛋、肉片、酸菜、香腸, 順口而清淡, 早已經餓肚子的我, 沒兩三下就清空這個小盒子, 真好吃。

寄件者 20110613 三重-平溪-福隆

長天數的旅行有個麻煩, 就是要自己洗衣服, 進入休息狀態的我根本不想在動了, 但為了換洗衣物, 還是胡亂地把衣服洗一洗, 脫水後找地方晾乾。從老闆口中得知, 福隆這陣子有沙雕展, 明天一早就來去看看吧!





< 1/9 新竹-三重 - 3/9 福隆-蘇澳 >

3/9 福隆-蘇澳-南方澳

騎乘日期: 20110614 (二)
開始踩踏: 10:30
結束踩踏: 18:30
踩踏里程: 78.46 km
踩踏時間: 4:19:11
難易程度: 易
車種: moulton tsr
行經路線: 福隆-蘇澳-南方澳

↓ 地圖軌跡 [福隆-蘇澳](可拉動、縮放)
[點我秀地圖][關閉地圖]


沙雕展


昨天已經決定在今天早上要去參觀沙雕展。不若昨天的滂沱大雨, 今日陽光普照, 用完早餐, 走往海灘的方向, 到了購票點, 我詢問著售票小姐:「昨天下了那麼大的雨, 沙雕不會受影響嗎?」「不會的, 沙雕技師有使用特殊的膠水固定, 不會因為大雨而損毀。」真是厲害, 既然沒甚麼問題, 那就買票參觀吧!

九點多了, 我打算用一個小時來參觀沙雕以及海灘, 十點左右再開始騎車。一進福隆海水浴場, 眼前浮現一座跨越海洋的拱橋, 長度不算短, 得花點時間步行而過, 沙雕就在橋的左邊沙灘上, 長這麼大, 這可是我第一次不是在電視上看到沙雕。

各式各樣的主題紛紛被製作成沙雕, 有著北歐神話、海洋生物、各種人像、建築物 ... 當然還有民國 100 的紀念主題。看著動感兩字, 不知道為何, 我覺得有點感動 ...

寄件者 20110614 福隆沙雕

福島海嘯/地震時, 台灣民眾也貢獻不少心力, 之前在電視上見到的沙雕感謝字樣, 原來就是在福隆海水浴場這裡阿!



我好奇地看著這些沙雕, 想起日本電視冠軍的節目, 好像有一集就是在比賽沙雕, 鬼斧神工般的技藝, 完全令我甘拜下風, 根本沒有雕不出來的東西嘛!有打聽到這個情報真是太好了, 這可是之前完全沒預料到的行程, 能來一觀這些工藝品真是太幸福了!不過 100 元的門票要是沒有這些沙雕展覽, 實在不算便宜, 這裡的其他海上設施都是需要另外付費的, 除了游泳泡泡水之外, 似乎就沒別的事情可做了。



時間差不多了, 我沒空下海了, 我有點後悔, 至少應該把全身弄濕再離開的, 單車活動加上水上運動, 這樣的組合才稱的上是「上山下海」。



前往蘇澳


離開旅館後回到台二線, 一個多月前才剛騎過這段, 一樣的大型車輛, 拖板車、砂石車、遊覽車就在身旁飛逝著, 我飛快地踩著踏板, 想快點結束之前才剛騎過的路段。龜山島果然又重複在我的左方出現, 依照上次經驗, 要擺脫龜山島, 得踩下不少踏板。

到頭城時, 某段路面因修路只剩下一線道, 大砂石車就在後方尾隨, 我可不敢怠慢, 加足腳力使勁地踩著油門 ... 不是 ... 是踏板, 快速地通過這段, 趕緊切到另一線道。砂石車駕駛雖然很好心, 沒有特別按喇叭趕我, 但我也不好意思讓人慢慢在後方等我, 大家互相嘛!和和氣氣的共用馬路, 這多美好。

11:25 接到同事約騎的電話, 我們有午騎的習慣, 特地來約騎, 不過今天不能一起午騎啦!當然還有關心的話語, 這是男人間溫馨的對話。

從之前騎這段路的經驗已經得知, 路上沒有什麼店家, 要到台九線接到宜蘭才會有熱鬧的街道, 這次依然又在 7-11 解決午餐, 還真巧, 和上次騎台二線的時候停留在同一家, 你看你的地理位置有多好了, 我刻意想要避開在同一家店, 但不在這裡用餐, 下一間 7-11 可是還遠得很。

在火傘高張的環境下, 我似乎沒有什麼選擇, 又是涼麵, 要不是騎車需要體力, 我實在熱到沒什麼食慾, 水壺裡的水都是熱的, 涼麵是我少數的選擇, 冰冰涼涼的麵條一下肚, 阿!果然心曠神怡, 加上冷氣的吹彿, 體溫總算回到正常值了。

沿途依舊會遇到不少小型的火車站, 像是大里、大溪這樣令人陌生的火車站。帶滿鐵鏽色的鐵軌不時地出現眼前, 一會兒在左方、一會兒在右方, 要是能沿著這耶鐵道騎乘, 不知道是否會更加有趣。

烏秋來了


和上次轉進台九線不同, 這次我一路沿著台二線, 從頭城轉進壯圍鄉, 台二線雖然是沿著海岸興建, 但到了壯圍鄉, 已經不見蔚藍的海面; 取而代之的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之景, 兩旁民舍稀少, 當然更沒有什麼店家了, 在之前的 7-11 吃午餐真的是聰明的抉擇。



13:34 在壯圍鄉的壯濱路五段時:「烏烏拉拉拉」 ... 突然間天空響起明亮的叫聲, 我嚇了一跳, 這是什麼聲音, 非常的響亮, 也同時察覺有幾隻黑色的鳥類離我頗近, 就在頭頂而已。「這麼不怕人阿!」這是我初次萌生的想法。哪知道它們不只不怕人, 還會攻擊人。沒戴著安全帽的我, 頭上硬是被啄了幾下。後來得知這是「烏秋」, 比麻雀要大, 可是又比烏鴉小, 全身漆黑, 聽說不會攻擊女孩子。

騎著單車不方便抬頭觀看, 我低著頭看著影子, 當發現「烏秋」的影子離頭的影子越來越近時, 我就會特別晃著頭, 配合著加速前進, 總算沒在被啄了。

下面的影片有「烏秋」的叫聲及攻擊人的樣子:


騎了好長一段路, 我終於擺脫了「烏秋」的跟隨。在往前騎了一陣子, 我來到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原來是在這裡阿!到宜蘭遊玩的朋友們, 幾乎都會提到這個地方, 我雖然到過宜蘭多次, 卻未曾到此地遊玩, 也不知道其地理位置, 沒想到竟然誤打誤撞跑到這裡來了。



進去需要門票, 我沒打算進入, 在外頭留張照片就好了。離蘇澳不知道還有多遠, 可不能在浪費時間了。

右膝蓋外側的筋似乎持續抽痛著, 從第一天以來就這樣, 要痛不痛的, 撐到今天 (第三天) 竟然還沒事, lucky!! 明天要衝蘇花公路, 要痛也是明天再痛。

南方澳


我持續地踩著踏板, 享受著騎車的舒暢感, 微風吹彿著, 上頭的白雲輕飄飄的掛著, 就這麼的來到蘇澳了。哇!這是這次旅程中唯一超前進度的, 才下午兩點半左右, 還早嘛!看來說不定還可以騎到東澳或是南澳。我精神一震, 更加用力的踩著踏板了。

寄件者 20110614 福隆-蘇澳

騎上「龍德大橋」, 這附近有個龍德工業區, 真是令我驚訝, 以觀光/農作為主的宜蘭, 竟然會有著一般的工業園區, 到處都見得到工廠煙囪排放的煙霧, 這和宜蘭好山好水的印象格外不搭, 心情像是洩了氣的氣球般, 忽然跌到谷底, 宜蘭不該是這樣的阿!

不過似乎只有這個工業區是這樣的現象, 一過龍德工業區綠意盎然的景象又回來了, 連榮總蘇澳分院也給人不同於一般醫院的冷漠感, 整片草地座落於院前, 就像是一片天然的綠色地毯, 化消了醫院給人的緊張感, 若沒看到標示牌, 哪裡知道這是有名的榮總分院呢!

穿過蘭陽隧道後, 我來到蘇澳港, 時間還早, 問了街上民眾, 我打算騎到東澳或是南澳, 畢竟越過這兩座山, 蘇花公路的難度就去了大半。



往蘇澳港前方的公路一轉, 我看到了令人興奮的告示牌。這是我之前東部旅行, 從花蓮穿越蘇花公路抵達宜蘭時看到的路牌標誌, 清楚的告知往羅東的方向。「好久不見了阿!」那次騎完蘇花公路看到這路牌標誌的喜悅令我永生難忘, 那時候的感動在此刻爆發出來, 這次你要變成起點了。原來從壯圍/蘇澳過來的話, 繞過蘇澳港, 就是我當時抵達的地方, 之前糊里糊塗的看到路就騎, 還真是不小心讓我矇對了。所以不管怎麼騎, 往左或是往右, 都可以安心的抵達羅東。



為什麼這次採用順時針方向, 就是因為我已經騎過花蓮到宜蘭方向的蘇花公路了, 環島旅行有很多路線, 這是唯一無法取代的路線, 所以這次以宜蘭到花蓮的方向為主, 規劃這次的單車旅行。

收起過於興奮的心情, 思量接下來的行程。對向有間捷安特, 才下午三點左右, 還有時間, 來去調整變速, 騎蘇花公路, 對於車況可不能馬虎。再來看時間, 能要南澳就到南澳, 來不及東澳也是可以的, 畢竟已經打聽好, 這兩個地方都有住宿的地方。

老闆幫我調整變速後還發現鏈條的問題, 打掉一目, 換了快扣, 總共 200 台幣。除了修車, 他還建議我應該到南方澳走走, 我其實並不一定要前往東澳/南澳, 若南方澳有特殊景物可看, 那可是難得的體驗, 沒有計劃的旅行就是這樣, 隨意而來隨意而去, 很方便吧!

對了, 老闆還兼營民宿, 今天就住這裡了, 謝老闆, 你真會做生意。

修好單車, 謝老闆介紹了幾個南方澳的景點, 16:15 後, 我卸下行李, 跨上 moulton, 輕裝往南方澳騎去。好輕鬆阿!單車上果然還是不要有太多的裝備, 實在太累人了, 整體重量降低, 似乎也讓我更輕盈地踩著, 速度加快不少。

我往豆腐岬的方向騎去, 繞一圈到南方澳。先騎上跨海大橋 (南方澳大橋), 豆腐岬以「跨海大橋」連接蘇澳港與南方澳港, 橋下海平面盡收眼底, 各式各樣的漁船停留在港口, 附近的山勢圍繞整個海港, 像是天然的屏障, 保護著海港, 灰色的海面隨著海風輕輕波動著, 沒什麼繁忙的人群穿越, 透露著淡淡的的寧靜。

來到滿是小吃的街道, 我實在餓壞了, 買了燒烤冷飲, 向店家詢問海灘的方向, 我想先去海邊坐坐, 聽聽海浪聲, 沈寂一會兒。從一處小巷子, 我扛車攀上階梯, 來到了內埤海灘, 其實從另外一頭騎去也可以順利到達, 不過實在懶得再繞過去, 扛車快些。

半月形海灣在眼前浮現, 蔚藍色的海水和白色浪花互相交錯著, 整個海灘零零散散的人潮在散步、在追逐著浪潮、聊天, 悠閒的感覺立刻浮上心頭。



我遙望著整個藍色海面, 淺藍色的天空與海、山構成了一幅山水畫, 別以為我在這良辰美景中讚嘆些什麼, 我只忙著低頭, 顧自地吃著我的燒烤、冷飲, 爽阿!我好像很久沒吃東西了, 餵得飽飽的肚子似乎也傳來滿意的感受。

這其實是個小型公園, 除來海灘外, 沿岸還有著一般的步道, 可供行人散步, 來往穿梭園中的花草, 不失為疏壓解悶的方法。

酒足飯飽後, 我跨上單車, 慢慢地沿著步道, 穿梭來回整個園內, 發現了下到海灘的路口後, 我扛起單車, 走到了海灘上。

這是今天第二次見到海灘了, 在福隆海水浴場裡, 我忙著欣賞沙雕, 沒有時間駐留, 現在有著充份的時間好好享受, 脫下涼鞋, 走向大海, 讓海浪打在我的雙腳之間, 來海邊, 不泡泡腳的話, 真是太可惜了。

附近還有個豆腐岬海灘, 不過我沒找到, 聽謝老闆轉述, 這裡可以浮潛、游泳, 據說和內埤海灘的沙岸不同, 有機會再來造訪。

金媽祖、玉媽祖、珊瑚媽祖

下兩個地方都是媽祖廟, 別小看這些廟宇, 裡頭的媽祖神像可以大有來頭。三樓的金媽祖神像純金打造, 不過在我詢問廟方人員後, 還是有銅的成份在, 只是純金佔的份量不少就是了。二樓是玉打造的媽祖神像。第二間媽祖廟的媽祖神像是珊瑚打造, 具聞顏先生欲以兩億台幣打造一尊放在大甲鎮瀾宮, 錢好籌, 問題是這樣的珊瑚石可沒那麼好找。據說這可是全球最大的珊瑚媽祖神像, 台灣人, 有沒有點驕傲的感覺。








謝老闆推薦一家米糕, 我問了一下, 往熱鬧的商店街騎回去, 穿過小巷子, 很容易就找了。米糕吃來很清爽, 和一般米糕不同, 米粒不是黏在一起, 反而是粒粒分明, 這是米糕嗎?不過一入口的確是米糕的味道, 真是神奇。搭配的小黃瓜微甜清脆, 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醃小黃瓜, 和米糕一起下肚, 真是絕配。廖榮川米糕在蘇澳也有, 若沒特別到南方澳, 在蘇澳也可以找到。



三星蔥油餅是在媽祖廟外買的, 賣餅的大姊看我騎單車來到蘇澳, 還請我喝他們的菊花蜂蜜茶, 無限暢飲, 淡淡的的菊花味加上純正的蜂蜜, 冰冰涼涼, 非常順口, 我不好意思地喝了好幾杯, 單車騎士總能擁有些福利, 這可是使用機械動力的旅人無法享受的。

回程時我刻意不從原路, 從媽祖廟的大斜坡上去, 別被騙了, 只有這個斜坡而已, 後面的就是很一般的緩坡, 而且也沒有很長, 注意不要切到往花蓮的方向, 要不然就上蘇花公路往東澳去了。



從這裡可以俯瞰整個市區, 聽說晚上夜景會更不錯。今天額外多跑了南方澳這個景點, 算是意外的收穫, 出來旅行, 還是要靠當地人才能知道意料之外的小吃美景, 修車的決定果然是明智的。

↓ 地圖軌跡 [南方澳](可拉動、縮放)
[點我秀地圖][關閉地圖]


今天的住宿點


位於蘇花公路蘇澳起點的捷安特, 要價 600, 屬於雅房, 衛浴在另一個地方。洗澡不是大問題, 因為我不是在這裡洗澡, 今天要到蘇澳冷泉盥洗。謝老闆開車帶我到冷泉地點, 我在蘇澳人一般使用的澡堂, 而不是冷泉公園, 今天運氣好, 可免費使用。這裡有分男女池, 可不要跑錯了。泡湯洗澡就是要全裸才痛快, 遮遮掩掩, 太不過隱了。我爽快的脫下全身衣物, 噁!好濃的汗臭味, 留給別人聞, 我趕快衝個水, 準備泡湯。



已經有幾位民眾在裡頭泡完澡了。問過當地人, 應當先洗完澡再來泡冷泉, 不過我卻傻傻的自己決定順序, 泡完冷泉才洗澡, 真是搞笑了。冷泉果然很冷 (廢話!要不然怎麼要冷泉), 要不是在這大熱天的環境下, 我還真不知道是否泡得下去, 冷泉淺淺地覆蓋在鵝卵石的上方, 需要整個人趴下才能浸到全身, 浴池裡頭充滿著冷泉特有的味道, 不算好聞。「真的好冷阿!」我努力撐了十五分鐘, 完成這次的冷泉之旅。來的民眾愈來愈多了, 趕緊洗完澡, 步行回單車民宿。

謝老闆推薦的義珍香鮮奶吐司, 一份要價 60, 我準備用來當作今晚的宵夜以及明天的午餐。晚上的部份時間會來規劃明天的路線, 不過蘇花公路就只有那樣, 沒什麼其他的道路可以代替。就這樣, 在洗完冷泉之後, 結束今天的旅行。









< 2/9 三重-平溪-福隆 - 4/9 蘇澳-花蓮市 >